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武向萍2022年02月03日 20:22 阅读 (24) 仙侠小说结局

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咸味下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气坚

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

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利药之中。此为峻剂。伤寒错恶。结

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取其迅疾。分解结邪。此奇方之制也。

黄帝针经曰。结虽大。犹可解也。在伤寒之结。又不能久。非陷胸汤。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钱七) 芒硝(臣一升) 大黄(使六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未。温服一

升。得快利。止后服。

<目录>卷下\诸药方论

<篇名>半夏泻心汤方

属性: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

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

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邪留

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

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

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

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

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

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

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黄连(君四两) 黄芩(臣三两) 半夏(佐半升洗) 干姜(佐三两) 人参(使三两) 甘草(使三两炙)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目录>卷下\诸药方论

获取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05170314379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是恶风恶寒二者。 均为表证。 其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 恶寒者,啬 啬然增寒也。 虽不当风。 而自然寒矣。 恶风者。 谓常居密室之中。 帏帐之内。 则舒缓 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 一或当风。 淅淅然而恶者。 此为恶风者也。 恶寒则有属于 阳者

  • 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小说txt下载

    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83.97KB,原著作者是成无己,主要讲述的内容为:是恶风恶寒二者。 均为表证。 其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 恶寒者,啬 啬然增寒也。 虽不当风。 而自然寒矣。 恶风者。 谓常居密室之中。 帏帐之内。 则舒缓 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 一或当风。 淅淅然而恶者。 此为恶风者也。 恶寒则有属于 阳者...

  • 中医古典465-伤寒明理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咸味下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气坚 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 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利药之中。此为峻剂。伤寒错恶。结 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