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索宇尚2022年02月04日 22:54 阅读 (19) 仙侠小说结局

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赵本有“也”字)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

太阳病,(赵本有“有”字)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解外为顺;若反下之,则为逆也。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

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阳热证多,则津液少,下之虽除热,复损津液,必便难也。或谓阳多者表热也,下之则心下硬。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赵本无“则”字)必清谷腹满。

无阳者,亡津液也;阴强者,寒多也。大便硬则为阴结,下之虚胃,阴寒内甚,必清谷腹满。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

背强;加温针则衄。

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憎热,故不识人;若以火

熏之,则火热伤气,内消津液,结为里实,故喘,不得小便,心腹满;若反下之,则内虚津液,邪欲入里,外

动经络,故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若加温针,益阳增热,必动其血而为衄也。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赵本下无“渐”

字)是其候也。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赵本有“若”字)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

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赵本无“者”字)便清谷,热多者(赵本

无“者”字)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赵本有“若”字)

小便难者,为危殆。

脉阴阳俱紧,则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太阳少阴俱感邪也。恶寒者少阴,发热者太阳,脉欲厥者,表

邪欲传里也。恶寒甚者,则变热,翕翕汗出,喉中痛,以少阴之脉循喉咙故也。热多者,太阳多也;目赤脉多

获取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05170315925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小说txt下载

    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40.41KB,原著作者是成无己,主要讲述的内容为:x <目录> <篇名>伤寒卒病论集 属性: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 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 汲汲,惟名利...

  • 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赵本有“也”字)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 太阳病,赵本有“有”字)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

  • 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x <目录> <篇名>伤寒卒病论集 属性: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 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 汲汲,惟名利

  • 中医古籍-注解伤寒论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前第三卷二十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汗下虽殊, 此与第六卷厥阴门瓜蒂散证同。彼云,脉乍紧,此云脉乍结,惟此有异。紧为内实,乍紧则实未深, 属性: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