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俄罗斯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城镇建立杜马或自治局,但受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只能管理地方经济、卫生和教育。进行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司法改革虽然比较深入,但仍不彻底,革命者往往不经审判就被流放西伯利亚。实行了义务兵役制,结束了强迫服役制,即终身服役制。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说,“对于1861-1905年这个时期,很难想象得出比这更恰当的说明了”。
改革虽不彻底,但它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经济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也有局部调整,这成为俄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被解放的农民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巨额赎金为工业增添了资金来源,机器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80年代末,新修铁路万俄里,大河上出现了汽船,工厂制度在主要工业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石油和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这次改革并不彻底,此后俄国还进行了几次改革或政策调整,但始终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应该说,俄国封建专制制度有它的灵活性,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高统治集团总会在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发展受阻的时候,推行一些社会改良,顺应时代发展的脉膊。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尽量不去触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这是俄罗斯历代沙皇共同特点,他们尽可能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在经济、教育领域倡导改革,但同时也尽可能维护农奴制和专制帝制。如果逼不得已,至少也要保有专制帝制。
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就这样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包袱前行。正如1866年,亚历山大二世的亲近大臣乌鲁耶夫在日记中记载了自己对沙皇圣旨的理解,他写道:“现在我们的原则和思想一如既往:我们立足于维护*。”
1892年莫斯科工商业界领袖莫罗佐夫满怀感激地说:“君主的恩惠在提高20%的关税中升高了。”其实提高关税只是新任财政大臣维特的一项政策。
获取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俄罗斯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