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养海桃2022年01月01日 13:01 阅读 (11) 校园小说结局

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1950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副会长,这是继1945年赵元任先生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以来的第二个中国人。这个职务是世界语言学权威的象征。

《六同别录》(8)

1983年初秋,李方桂率全家从美国到成都故地重游,下榻锦??宾馆,毗邻就是华西坝燕京大学旧址。

李方桂夫妇寻亲访友,会见了当年的弟子王利器先生。回首当年,忆及在板栗坳的日子????既觉亲切,又感凋零。

2 马学良——深山寻宝人

“大器早成”的马学良,是在战乱中催生的。他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语言专业,师从语言学家罗常培、丁声树等,后转从李方桂。

1939年底,马学良曾随老师李方桂赴云南路南县调查倮倮语。

路南县尾则村不足百户,偏僻贫困,对外交流少,类似语言孤岛。李方桂选中尾则村调查,重点是倮倮语中的撒尼语。

他们找到村里一位小学老师做发音人,采用随机的方法,实指现问。从身体的器官,室内的陈设,到门外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果蔬菜、山川人物等,边问边用国际音标记音。当晚,把3?下来的卡片再请发音人重新核查一次。

路南一月,老师和弟子都瘦了十多斤。撒尼人的词汇总算记录完了,还整理了语音系统。囿于时间和??费,却不能再记录语法系统。

1940年秋,随着史语所转移,李方桂带着研究生马学良、张琨也迁到李庄板栗坳。当时语言组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仅有师生三人。据马学良回忆,“在板栗坳这段时间,我在李先生指导下继续整理撒尼语资料,并着手撰写毕业论文”。

1941年5月,西南*教授罗常培等人到李庄参加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答辩,他在《蜀道难》一书中写道:

三日上午约马学良君来,评定他所作的《撒尼倮倮语语法》。????李先生对我说,他这篇论文在已??出版的关于倮倮语的著作里算是顶好的。这虽然*奖掖后学的意思,但是我看过论文初稿后,也觉得李先生的话不算是十分阿好或过誉。我一方面佩服马君钻研的辛勤,一方面更感谢李先生指导的得法。

获取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07220309460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小说txt下载

    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169.97KB,原著作者是佚名,主要讲述的内容为: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二千人,人口绝对数不多,却多是高素质的人才。 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学社、同...

  • 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当时的台湾学界几乎独占西方学界与中国交流的唯一孔道与资源,待到大陆开放,我的上一代人出洋看世界,首先看到的是台湾学者捷足先登的背影。日本投降的事传到李庄,就都上街了。游行由新街子、正街、广福街,游了一圈又一圈。同大迁川,李庄欢ó?,一切需要

  • 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二千人,人口绝对数不多,却多是高素质的人才。 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学社、同

  • 挖掘一段湮没的历史:发现李庄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三日上午约马学良君来,评定他所作的《撒尼倮倮语语法》。????李先生对我说,他这篇论文在已??出版的关于倮倮语的著作里算是顶好的。这虽然含着奖掖后学的意思,但是我看过论文初稿后,也觉得李先生的话不算是十分阿好或过誉。我一方面佩服马君钻研的辛勤,一方面更感谢李先生指导的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