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秦汉ldf106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所以,于当世新创三种史体中,唯有“细说体”可大可久,细说古代时,文彩斐然,引人人胜,兼又发挥“释史”作用,以深人浅出的笔法,阐述令人望而生畏的史籍;细说当代时,同也可采用“口述历史”的长技,访求耆老,面谈征献。几此种种,黎博士于其《细说*》中,且曾屡次运用,例如首卷中即录用了三·二九攻打督署的莫纪彭的口述。细说愈后,访谈愈多。据笔者所知,对于身经徐蚌会战的孙元良将军,十五年前已经访谈,且应文大史学系所之邀演讲过,凡此均将成为《细说*》的一部分。
“细说体”中,以《细说*》的风格最为突出。黎博士除了在自序中再三致意外,在正文的第一章,又开宗明义地强调过:“这是你我自己的历史。”“我这一部《细说*》,可说是为你而写,也为我自己而写。”“有些人,把*的历史写成几个伟人的传记。伟人,谁不崇拜?伟人的贡献,谁能抹杀?然而,匹夫匹妇更为重要。*史应该是全体国民的历史。这就是我的立场。”也就是这个立场与时风不协,乃致刚开了个头,就没了下文,致使已成的这部《细说*》,更像是《细说清朝》的末篇。
近年来寓居南美的王禹廷,撰述西安事变史事,颇有可观。黎博士今既寓居北美,虽无党会、史馆材料可资,但有胡佛或国会典藏可用,“*”的真面貌,想必终有被“细说”清楚的一天。就此而言,则更非那片片断断的“传记文学”及颇受时限的“口述历史”所能企及。
四、“细说体”的特色
黎博士的“细说体”,特色甚多。其状人,栩栩如生;记事,委婉确切;议论,鞭辟入里;述学,更慧眼独具,超卓不群。且看他在《细说三国》中的一段议论:
历史的特色之一,是它的“不可深考性”。没有一件历史的事实,曾经留下了全部的史料,在留下的局部或零碎的史料之中,又每每由于来源不一而互相抵牾,再加上传写史料与传说史话的人,自然而然的加油添醋或张冠李戴。于是当年的真相就越失真,越模糊,甚至越来越胡扯,越颠倒。……然而历史这门学问,虽则有捕风捉影之嫌,却不可废。要紧的是,研究之时,在方法上不可不谨严。
其高论如此!而“细说体”最大的特色,尤在于其可读性高。
获取细说秦汉ldf106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