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读解」
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
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
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因此,无论是国王还是家
(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因此,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贯
穿国与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
不过,进入现代社会,情况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国已不允许实行家
长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化。“不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已
成为过去,就是孝、悌观念也日渐式微,丧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基
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的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
到了,比如说,一个优秀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一些当政官员的公子以身试法
等等。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很是令人深思。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君子有诸己
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
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些思想却并不因为社会时代的变迁
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值得推荐给当政为官的人作为座
右铭;也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我
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平天下先治国「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 )而民兴孝;上长长(2 )而民兴弟;
上恤孤(3 )而民不倍(4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
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6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获取大学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