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记忆十八法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他的这番立论显然是以当下国内重理轻文的升学政策为关照的。学校教育无疑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性引导,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中学文科课程,是否具备了传承人文精神的资格?答案极可能是否定的,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自然是当下文理一合并即能立竿见影,但救赎自我、精神成人,不但需要文科项目形式上的泽被众生,更要看看我们是在拿怎样的文科内容教育青年。
两年前面世的一套三本《大学人文读本》中,编者感慨当下大学“学哲学太空,学历史太死,学文学太浅”,文科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尚且在萎缩,我们何能寄望于充满了太多似是而非内容甚至伪命题的中学文史项目呢?在大学教育中已被弃用的人类历史五阶段论与中国历史以农民起义为纲等内容,在今天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依然可见明显痕迹;而数十年来,中学的政治一科内容更是随风向而动,年年变更,不知以何为己任,固然是一门中学学科,却显然不是科学。这样的科目内容,领教之下,即便能吟“床前明月光”,能数“唐宋元明清”,却也是不能正确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难说会去真正领会“良心”、“青春”、“勇气”、“责任”、“反思”、“关怀”、“伦理”甚而“公民”、“种族”、“宗教”、“战争”、“和平”这一系列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
检讨文理分科,不但要检讨重理轻文,还要直面如何改造我们的中学文科教育,不但要着眼知识架构与人文学养,更要强调打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这一精神成人的基础。问题的起始因果,一如那首歌曲念叨的——现在看看我们的青年他们在讲什么,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们怎么做?
作者: 陈辰 2004年09月23日, 星期四 11:03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为了*自愿复读 高分复读热引发冷思考
这是一个让大多数高考考生羡慕的成绩——614分,整整比一本录取线高出56分,但就是这个成绩的创造者、沈阳二中应届毕业生张程却做出了也让大多数考生瞠目的选择——他放弃了升入大学,选择了复读。
而张程仅仅是高分复读生中的一员,随着新学期的开学,很多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学生为了来年考取*大学开始了“高四”生活。
获取实用记忆十八法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