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随想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我当时嘻嘻哈哈地应承了,倒有一半玩笑的成份。写序是件重要甚至庄严的事,大凡要请名流大家落墨,赵忠祥自己既是位名流,又是位大家,他的书得得谁做序就不得而知了。可是过了几天,赵忠祥当真拿了书稿给我看,我去温州拍片前,他还嘱咐说,他的书10月初要向出版社交稿,我的序自然也要交稿。
既然如此,我这个小字辈当然也就欣然从命了。
写名人的文章,大抵题目是“我所认识的某某某”,虽然颇落俗套,却是必要而贴切。作者的“有限责任”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隙,不可分离。我为赵忠祥的书写一篇他称之为“序”的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赵忠祥是一个完整的出类拔萃的个体,他的人、他的书都不是简单的文字能够概括、能够诠释的。无论是作为现代传媒的电视,还是被古人视作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书卷,能够提供给我们的,都只是靠近和体悟一颗包容着深邃思想与丰富情感的心灵的途径。至于我的这篇文字,可套用上“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这个词。以赵忠祥的声望名气,资历资格,却请一个小朋友为他的书写序,单从这一点,或许你也可以*一点对他的了解与理解。
人们熟悉赵忠祥,熟悉他的言语、他的风采、他的渊博、他的幽默、他的学者型主持风格,他的厚积薄发的大家风范。一千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说中国有亿万个赵忠祥也不过份,这使得一切对赵忠祥的描绘与评说都成为赘述。况且,通过呈现给你的这些文章,每一个观众、读者都可以更为直接地细读他的思想与人格。
他的文章很美,是那种水到渠成的洗练,流畅。文如其人,在赵忠样的文章里看不到矫饰与矫揉。他的智慧与练达、才气与才情、文思与文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犹若水满自溢。读他的文章和看他主持的节目一样,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陶冶。赵忠祥其人其文的魅力,都在于一份成熟与童心不失的完美结合,他经历过太多的世事变迁,他体尝过太多的人间冷暖,他得到过太多,也失去过太多,个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真正知道。我讶异于他在这么多的大起大落、桑田沧海之后,依然保有一份平常心,哪怕一只小乌龟这样的小生灵,依然能唤起他一份由衷的惊喜与爱心。他喜欢花鸟鱼虫、枝枝叶叶,他喜爱并创造生命的平静与祥和。他浇花种草、养小动物,他也谈诗、画画,写天下文章,交四方朋友。假如在封建时代,他的修养造诣,他的闲情雅趣足够他做一个标准的独善其身的士大夫;同时,他又像所有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士大夫一样,有着极强的兼济天下的忧患意识,这在他身上体现为至深的责任感。赵忠样做人中正尽责,这是现代社会中最令人肃然起敬也最为宝贵的一种素质,一种人格,一种魅力。
获取岁月随想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