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1995全集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对于农风米业,林风是很有期待的,甚至期待值高过穆河一号。
穆河升为县级市之后,进行了一个人口普查,全市共有35万人口,算是一个中等的县级市。
林风通过蒋忠恒和*取得了一手的数据,穆河年大米消费量大概在82000吨。穆河本地的大米加工企业基本上*不了需求,大部分的大米都是上交国储,而卖给粮贩子的大米都要运输去外地,在其他地方进行大米加工。
林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一些调研,对农风米业有限公司的定位是年产25000吨的精米生产加工厂。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穆河年需要的三分之一,不但能大大缓解大米加工的压力,还能出口创汇。
林风购买的设备除了从日本进口的国际最先进的精米加工机外,其他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光是设备就投入了整整200万,算是96年穆河的第一笔大投资。
至于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豪掷了300万,不过除了农风米业之外,同时兴建的还有山野菜培育基地和高科技花卉研究所,总体来说,这个投入还是比较节俭的。
建成后的厂子,具有年产25500吨,班产100吨的产量,在黑龙江东部地区都算是比较大的精米加工厂了。
而林风更是一下就申请了五六个大米品牌,其中农风和穆河一号是主打品种。顺便还把兴凯湖北琴海等几个品牌也给抢注了,准备以后建立一个泛穆河农产品经济区,把穆河周边的地区都囊括进来,这个规划可谓是大手笔频出,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事实上,林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大手笔,是有他的一笔账的。
年产两万五千吨大米,按照每百斤稻谷出米率67计算,需要优质稻37000吨,成本大概是6500万元。
再加上包装费100万,机器折旧费100万每年,人工费100万元,税金20万左右(极低的优惠税率)和50万的杂费,一年大概的成本在*00万左右。
而按照现在市场上优质大米的售价来计算,25000吨大米能收入7500万元,这还只是粗加工的收入,如果再计算上精加工和二次加工,也没计算出口的收入,否则至少还能*20%的收
获取改变1995全集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