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2009年第4期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我看你的作品磨合过程,真的是把即兴创作进行到底的,是靠各种撞击的方式来创作,从头至尾,都是有集体即兴创作的元素,剧本、人物情绪、台词、舞台节奏,因此,你的即兴方式,更多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演员所要付出的心血要比有剧本的表演大得多。
赖声川:这是我们创作的一个模式。基本上它不表示剧本的内容,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剧本的大纲和基本形式在我脑子里,但我刻意保留想法,见了演员后,让演员自己注进自己的角色。在那个角色中创造他所说的话,进而影响我原来的一些想法。我给演员发很详细的大纲。这个概念其实也是从实际出发,因为*本身没有专业的编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没有专业的演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演员也训练出来了,剧本也有了,剧场的节奏也慢慢浮现出来。
王樽:集思广益,肯定比一个人冥思苦想有更多的创意,激发更多的戏剧灵感。也让你的每部戏都不雷同,有种千锤百炼的劲道。我看《红色的天空》的感受非常深,那么多人物,都是老人,演员也不化老妆,全凭台词和形体动作来表现,那种人至老境的多层次的悲凉真的是震撼人心。但在集体即兴创作的具体进行中,你又如何使自己和演员达到一种很好的互动状态?
赖声川:主要还是*。要把握现场,聆听演员,或者说是聆听状况,融入当时的排练状况。如果你能明白就会知道如何。说得好像比较悬,但大体样子就是这样。演员与观众的沟通从大的方面说是戏与观众的沟通,我一直认为舞台是包容观众的,不是排斥观众的。现在剧场有的演出基本上是隔离观众的。什么叫包容观众呢?就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不是在排斥,不是在疏离,不是在教育,不是在教训,是跟着观众一起进入状况,一起发掘生活的真相道理。
王樽:我看过你太太回忆集体即兴创作方式的文字,讲到排练《暗恋桃花源》时她与金士杰配戏,突然进入一种无法言喻的情绪,两人涕泗横流的感受。好像这种灵光乍现的情况也不是常有,更多的时候,集体即兴创作还是属于难产的情况。
赖声川:选择集体即兴创作,是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即兴实际上是非常有节制的一件事,因为给演员的自由越少,他们表演的空间越大。集体即兴创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你要把所有的功都练完了,再来尝试。我曾经说过,你在创造一片森林的同时,也在种一棵树。而种树的同时,你也要看到森林。
获取收获2009年第4期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