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统帅孙权也拿不定主意该战或该和。若战,则一来兵力有限,二来又不像周瑜那样有必胜的自信。再者,他对周瑜也存有疑心,因为周瑜的名声实在过于响亮。
──周郎。
江东之人都如此称呼周瑜。他不仅勇猛过人,而且是个连男人也为之倾心的美男子。所谓“郎”是指年轻的男子,是一种带有亲昵意味的称呼。
──若不是有我在,江东的孙家军恐怕早就让周瑜给夺走了。
遭刺客暗杀的孙策在生前就经常如此说。
当孙策遇刺时,众人当然会想起这话。然而,却也有不少人认为:
──对江东人而言,这样或许反倒是福。
但因后继者是孙策之弟孙权,所以也就没人敢公然说出这种话。
周瑜敏锐地察觉到江东的这种微妙气氛。因此,他特别谨言慎行。由于有主战派的僚友鲁肃在,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主战,不过对于独立作战的主张则不得不稍作让步。
──真正作战的是我。于作战之际,可不必理会刘备。他的阵营中虽有我方要人诸葛瑾之弟在,但也可不必理睬他。这是我的战争。我……
周瑜自言自语道。那是个家世重于一切的时代。周瑜的伯公及堂伯都曾任三公之一的太尉官职。
──我是江东第一名门。
他心里虽然这样认定,但却从未说出口。因为说出来有违他一向服膺之谨言慎行原则。
孙权的大本营在柴桑,军事会议也在此地举行。周瑜原本赴鄱阳公干,因军事会议而被唤回柴桑。当他返抵柴桑之际,军事会议已经结束。周瑜也不以为意,无聊的军事会议大可不必加以理会。他立即再度动身,这次是溯江而上。
周瑜的船只从刘备驻守的樊口通过。双方联盟已经成立。刘备以为周瑜是前来问候,于是派船遣使携慰劳品去见周瑜,请他登岸相见。周瑜却打发了来使。
因军务繁忙,所以不能离开阵地。若豫州牧(刘备)愿前来,我可接见他。
周瑜让使者带回这一口信。
张飞闻言大怒,但刘备制止他说:
“此次结盟之事是由我方提出,理应由我前去拜访。”
刘备之意是要商量共同作战的计划,但周瑜却置之不理。
获取曹操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