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赵无极2023年06月16日 09:36 阅读 (22) 都市小说结局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二、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一致与冲突

一个国家在任一时刻,要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是极为罕见的。实际情况是,在繁荣与萧条和国际收支盈余与赤字这四种状态可以有多种组合。下面我们将构想这些可能的组合,然后论证说明一个国家为了同时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内部平衡)和对外收支平衡(外部平衡)这一双重政策目标,怎样通过收入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改变货币总支出以调整总供给总收入)的收入效应和价格调整(物价(工资)与汇率的变动以影响国内和国际间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价格效应这两种政策手段之间的

70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6。

有机组合的协调行动,以同时实现国内充分就业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

图38。

2纵轴表示实际国民收入(Y)

Yf表示充分就业实际国民收入。横轴代表进口(M)。假定出口(X)是由国外需求所决定的既定不变的常数。纵轴与横轴相交之点表示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坐标图上半部表示Y>Yf,因而表示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繁荣阶段存在着经济过热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下半部表示Y<Yf的经济萧条和失业。坐标图的左边表示M<X,表示国际收支有盈余的盈余国(S)例如美国,右半边表示国际收支有赤字的赤国(D)例如英国(如

708

296。现代西方经济学

果把英国代表美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或者把S国和D国表示美元集团和英镑集团,则该图表示整个世界经济)。

第(3)

区间表示例如美国处于经济萧条工人失业的萧条阶段,同时国际收支有盈余;相应地第(4)区间表示英国也处于萧条阶段,同时国际收支有赤字。同理,第(2)区间表示例如美国处于繁荣阶段,国际收支有盈余;第(1)区间表示英国也处于繁荣阶段,但国际收支有赤字。

下面把坐标图的四个区间归结为四种情况,分别考察一国为了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所需要的政策手段的一致或冲突,以及国际间怎样协调配合问题。

获取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14230318809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小说txt下载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849.37KB,原著作者是佚名,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讲述的内容为:第三十章货币主义386第一节概说386第二节理论基础389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389二、宏观经济模型389三、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理论391第三节*数据394一、实证经济学方*394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395第四节政策主张39...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学导论2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2 四、三部门模型:*税收和*开支36五、四部门模型:出口净额37第三节用*价值法核算的国民产品和劳务的价值NP) 227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28 IS曲线的特点23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那些不雇佣工人因而不是作为资本家来进行生产的独立的手工业者或农民的情况又怎样呢?他们可以是商品生产者,而我向他们购买商品。在这种场合,他们是作为商品的卖者,而不是作为劳动的卖者同我发生一定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与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毫无共同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一个国家在任一时刻,要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是极为罕见的。实际情况是,在繁荣与萧条和国际收支盈余与赤字这四种状态可以有多种组合。下面我们将构想这些可能的组合,然后论证说明一个国家为了同时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内部平衡)和对外收支平衡外部平衡)这一双重政策目标,怎样通过收入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改变货币总支出以调整总供给总收入)的收入效应和价格调整物价工资)与汇率的变动以影响国内和国际间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价格效应这两种政策手段之间的

  •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第三十章货币主义386第一节概说386第二节理论基础389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389二、宏观经济模型389三、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理论391第三节*数据394一、实证经济学方*394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395第四节政策主张398第三十一章理性预期学派:新的古典经济学402第一节预期与理性预期403一、预期与瓦尔拉一般均衡403二、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与适应性预期40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