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宠物与人工生命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据说,一位对生命科学颇有造诣的权威学者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撰写“生命”辞条时写到:“对于生命一词,至今尚无普遍都能接受的定义”。更不幸的是,朗顿在他就读的亚利桑那大学竟然找不到一位导师既通晓生物学和物理学,又精通计算机科学。各学科的教师大都采取嘲笑的态度,把这个学生的人工生命幻想视作异端邪说。
万般无奈,朗顿不得不走进图书馆,试图通过自学,找到进入“人工生命”大门的钥匙。他知道,自从1970年“生命”游戏被流传开来后,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个游戏具有的“繁衍”结构。于是,他以“自我繁衍”为关键词检索,捧回了一大堆学术专著。
一个名叫冯.诺依曼撰写的《自我繁衍的自动机理论》和一个名叫勃克斯编辑的《细胞自动机论文集》立即引起了朗顿的注意。
冯.诺依曼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是人们公认的“电脑之父”,他首创的储存程序结构的“诺依曼机”,至今还统治着几乎所有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勃克斯则是举世闻名的“埃历阿克”(ENIAC)小组核心成员,正是他与莫契利、埃克特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原来,早在本世纪40年代,冯.诺依曼就对自我繁衍的生命问题产生过兴趣。他设计的电脑体系可以编程,这是“电脑之父”最杰出的贡献之一。然而,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早期的电脑界:这种能编程的机器最终能够通过编程来复制自己吗?
自然界具有“自我繁衍”典型特征的物体当然是植物和动物,它们以细胞的形式自我“复制”了几十亿年。冯.诺依曼从生命进化过程里发现,他也许可以撇开生命具体的生物学结构,从中揭示“自我繁衍”的本质特征并把它用于人造的机器。他在专著里写到:任何具有自我繁殖的系统,都必须具有两个不同的基本功能,一是如何繁衍下一代的“算法”,就像是计算机程序;二是能够被用来复制的“描述”,类似于计算机数据。
1953年,当两位青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自然生命DNA分子结构的本质时,似乎准确验证了冯.诺依曼的上述预言——生命基因DNA分子结构正好*同时具备“基困程序”和“基困数据”的要求。深受鼓舞的冯.诺依曼当时就想建立一种“细胞自动机”模型,把他的理论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可惜,这位天才巨星已身患癌症,第二年便匆匆告别人世,没有来得及完成他最后的夙愿。冯.诺依曼死后,勃克斯应邀负责整理和编辑细胞自动机成果,并且补充了冯.诺依曼尚未完成的若干细节。
获取电子宠物与人工生命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