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指印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几个月后她得知,那孩子早在父母分居之前,在学校的发展就已经非常缓慢,倒是一对一的教法反应比较好。虽然他一直不是学习很快的孩子,但在每周一次的课后特别教学中,由于她的鼓励,使他在班上的参与度提高不少。她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更何况这男孩的其他科目也有进步。
了解某些区域较受制于遗传模式,某些区域则较有弹性,应该是孩童与自我研究课题的一部分。父母、教师、医师与治疗师若是知道,从何处着手可以形成最大的影响,或是就遗传时间表而论,时时把大自然的计划牢记在心,将会受益不少。
然而,在认识个别的孩子时,我们是否应等待孩子从我们特别的指导中得到好处?或是尝试强加给我们的想法?反过来说,在孩子需要时—即使这需要似乎比其他孩子来得早,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伸出援手?或者总是要等到“平均”的时候?孩子的个人特质逐渐显现之际,我们是否能够干涉或阻挡?
待我们对大自然的生长设计图多加了解后,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解决冲突
虽然,在*情结时期与父母抗争的明确特性,也取决于家庭的变迁与发展,但观察同卵双胞胎共有的抗争可能性,也是很有趣的。前*时期、潜伏期与*等阶段,也是受到生物蓝图的设定,它影响了心理与生理组织的变化。
这个事实或许十分难以想像:一个由于父母被迫逃往他国而离开家园的小女孩,最深恶痛绝的不是失去住所或离开故乡,而是中断与同伴的关系。这种反应,在她的发展阶段而言是很具体的,那是该年龄看待各种关系的顺序,但三四岁的孩子就不至于如此。或者,我们再想想两岁小孩在自我控制(如大小便训练)的努力,这也是在这个年龄才会出现的现象,5岁孩子就不太常有这种情形。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处理。
其实,偏离发展路径也有时间表。换句话说,天生体质会影响神经官能症的发生。我们在上一章已经提过,特定的遗传疾病具有一对一的遗传关系。目前要讨论的并非遗传是否影响发展失序,而是遗传对发展失序有多少影响,意即倘若发展偏离了航道,是否回得来?
假如某个发展结果,因环境或遗传而加速或延缓,有机体是否能够弥补这偏差,并且回到偏差发生前的发展路径?或者是日后整个模式都因而变动?
获取自然的指印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