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描写"*"的长篇小说,有几个难点:
一,这段历史太近,全社会都经历过它, 任何一部作品必须经得住阅读和检验,任何虚假敷衍的描写都将显得做作可笑。
二,这段历史素材浩瀚,不仅有数以亿计的人亲历,还有无数文字资料。 如何在作品中艺术地概括这段浩瀚的历史,自然颇费琢磨。
三,这段历史又是错综复杂的。当一个作家试图去描写它时, 如何不受各种表面现象的迷惑,需要思想的犀利与感觉的敏锐。
四,面对这段政治色彩很浓的历史,各种理念都可能纠缠作家的创作。 艺术家自然要从艺术上概括历史,然而又不可能抛弃理念。如何理清纷至沓来的理念, 并达到超越,最终解放出活生生的艺术感觉,在尽可能自由驰骋的艺术创作状态中写作, 是需要训练的。
在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中,经常感到两种相逆的思维程序:
一个,是艺术的、文学的思维程序。那就是从人物丰富的感觉、 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出发,进而是人物行为构成的情节与故事,再进而,这些故事汇成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成为人物活动舞台的背景。
反之,是历史学的、哲学的思维程序。最先考虑的是整个历史背景, 进而考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发生的形形*的行为、情节与故事, 再进而去个别地探究某些人物的心理与感觉。
希望《芙蓉国》这部书是艺术的、文学的, 是从人物丰富的心理感觉出发去展开故事、勾勒历史的,一切都在人物的心理感受中展现和表现;同时, 作为一部反映"*"全过程的作品,又希望它能够对这段历史做出概括, 有关"*"十年的重大事件都不该被忽略,不该被遗漏。
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是这部作品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芙蓉国》这部书中,所有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 而故事情节则是虚构的。
第二,大的空间环境如北京、上海、河北、江西、河南、山西、长江、黄河、 赣江是真实的;而小环境如燕京区、北清大学、北清中学、日月坛公园、 西苑等是虚构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虚拟的燕京区, 缩影和凝聚了"*"的方方面面。
获取芙蓉国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