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国有资产的真正老板-国资迷局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事实上,为控制金融风险,防范内部交易,我国一直对金融业务实行严厉的监管,金融机构的股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受到严格限制,因此,金融机构很难成为其控股股东的*平台,产业集团也很难向金融机构贡献优质业务,金*本
与产业经营基本上是相互割裂的“两张皮”,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这种背景下,产融结合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国资委PK 金融办
与*金融国资相比,地方金融国资体量普遍较小,但长期以来也是“多龙治水”的管理局面。在地方金融国资领域,国资委主要的对手不是财政部门,而是当地*下设的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称“金融办”)。
尽管财政部曾专门发文,要求地方财政部门作为金融国资的出资人,切实做好当地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但各地财政部门基本上没有当过“出资人”。自从200 年各地纷纷设立国资委以来,不少地方*都授权国资委或国资公司负责管理当地的国有金融企业,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国资委名正言顺地成为地方金融国资的出资人。然而,地方国资委作为金融国资的出资人,在很多地方实际也是名义上的,真正在履行金融国资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却是金融办。
2002 年12 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正式挂牌。而此前,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也已经开始运转了。自2002 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省级与市级*都纷纷成立类似的“金融办”,尽管各地*金融办的具体名称不完全同,但模式与功能没有太多区别,而且基本上都是与党组织——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下称“金融工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各地金融办的基本职能是:
配合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本地区的金融监管,在地方*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沟通。实际上它是代替财政部门或国资委履行金融国资出资人的相关职责。
关于金融办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在上海比较典型。
截至2008年,上海市属金融企业总资产达到万多亿元,其中,金融国资总量约700 亿元。上海地方金融企业的国有股权较为分散,金融国资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导致*对金融国资的控制力较弱,为推动当地金融国资的重组与整合,近年来,上海市*一直在探索金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获取谁是国有资产的真正老板-国资迷局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