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清)康有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清)康有为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旧说周公所作,近人研究定为战国时人搜集周王朝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附益儒家政治*而成。经——经营,治理。(61)仪礼——也称《士礼》,儒家经典之一。旧说周公制作,一说孔子订定。近人研究认为成书在战国,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范——规范。(62)两句说: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出不到,《周礼》、《仪礼》两部书就没有人诵读。(63)乃至——竟然到达。(64)束汉注唐疏而不观——把汉朝人对《诗》、《书》、《易》、《礼记》等所作的注释和唐代人所作的疏文也束之高阁而不去阅读。疏,即义疏,古代盛行的一种注释体裁,和集解很接近。特点是逐字、逐句,逐章讲解古书,往往根据一家之说,从不违反,故有“疏不破注”之说。(65)《学》、《庸》、《论》、《孟》——即《大学》、《中庸》、(宋人从《礼记》中抽出来的两篇)、《论语》、《孟子》,合称“四书”。(66)兔园——即《兔园册》,古代民间流传的启蒙读物。后也指浅陋的幼学读物。坊本——书坊粗制滥造,校勘不精的刻本。这两句意思说:因囿于浅陋的传说,对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毫无所知。(67)盖——推原之词。(68)以上两句说:因为法令规定下来解释经义只尊重朱子的一家之言。按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规定,以从“四书”中摘句命题试士;而对“四书”的解释只能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有司——主管的官员。苟简——草率简陋。(70)三场——清代科举制度乡试、会试分三场。首场考经义(即八股文)。二三场论文与对策(答问)。据《清史稿选举志三》载:“名为三场并试,实则首场为重。”(71)谢绝——拒绝。(72)几——几乎,差不多。俳(排pái)优——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按:八股文内容空疏,但形式上利用平仄四声的调谐和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追求文字形式上的匀称整齐,例如题为《殷有三仁焉》的八股文中的束股:“嗟乎,自有此三人,壮山河而重社稷,当无忝莘野之元臣;告后土而对皇天,实足愧孟津之百国。”读起来声调铿锵,有一点音乐感。(73)咿唔(依梧yī-wú)——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74)妃青俪(丽lì)白——此以调配色彩比喻组织八股文。妃,通“配”。俪,也是配对的意思。(75)迄——到。白首——老年。按节吟哦——依照节拍吟诵。(76)谬种展转以相传——语出《宋史选举志二》:“所取之士即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逾甚,时谓之缪(谬)种流传。”(77)这两句说:学生只会循声吟唱,“没字碑”那样腹中空空的人也居然会高中。没字——指没字碑,旧喻不识字而虚有其表的人。语出《新五代史任圜传》:“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登第——科举考试被录取。(78)虚衍——敷衍。(79)清制,科举首场考“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二场考论、判、诏、诰等;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但是三场只重首场,而首场又着重从“四书”中命题的八股文。见《清史稿选举志三》。(80)巍科——最高的科第。一般指会试、殿试。(81)翰苑——即翰林院。清代的翰林院,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及草拟有关曲礼文件等职务。清制,考取一甲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二甲、三甲的进士,或入翰林院肄业,或授任较低官职。(8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83)汉祖——指汉高祖刘邦。唐宗——指太宗李世民。康有为在这里讽刺了那些人的空疏不学,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和袁枚《随园诗话》中都有相类似的记载。(84)舆地——地。《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这里指地理情况。(85)秉(丙bǐng)——掌管。文衡——旧指以文章试士的取舍权衡。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一载:“元和九年,韦贯之掌文衡。”秉文衡,指做主考官。(86)引收——引荐,收录。(87)才俊——才智出众的人。(88)进士——唐代曾设进士科,应考的即叫进士。明清以进士为考中者的专称。凡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赐进士出身”。举贡——举人,贡生。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府、州县选学问品行俱优的生员,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有副贡、拔贡、岁贡、恩贡等多种名称。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倒学的,通称生员,习惯上称秀才。(89)童试——清制,凡应县试而未入学者,不认年龄大小,均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童生取得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就叫童试或童子试。(90)小题——八股文试题形式。小题出一句或一字,大题出全章全节,以考试级别的高低而定。枯困缩脚——意指八股文小题的题旨限死在一定范围内,不许超越违反。例如用《孟子公孙丑》“麒麟之于走兽”为题,出一“麒”字,不准犯下“麟”字;聘“麟”字,不准犯上“麒”字。(91)搭题——截搭题。科举考试时,为防考生钞袭,故意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制艺试题。清代童子试沿此风气,考官有出如下文所述截《中庸》“以其广大,草木生之”两句,而以“大草”二字为题目的。(92)钓伏渡挽——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叫“钓”;扼住上截下截,驾驭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叫“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叫“挽”。这三种笔法都是伏笔之变,因此有人把“伏”凑上去,称“钓伏渡挽”。(93)殚(单dān)——尽。(94)上侮圣言——指截断文经文命题以难学者,是对对贤的无礼作法。(95)嘉道——嘉庆、道光,清仁宗、宣宗年号(1796—1850)。同光——同治、光绪。清穆宗、德宗年号(1862—1908)。(96)揣(chuǎi)摩——这里是*的意思。(97)士之初基——士人的根基。(98)据《清史稿地理志一》载,清光绪时,全国共有府、厅、州、县一千七百多个。(99)这句意思说:各国的考试都没有定额,只要学问通达的人都可录取。(100)率——通常。(101)况角——指幼年。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故称。(102)耄耋(冒迭mào-dié)——泛指老年。耄,八、九十岁;耄,七、八十岁。未青其衿(今jīn)——青衿,古代学生服饰,因以称读书人。以后,明、清童子试合格的秀才,也用“青衿”称之。“未青其衿”,指连秀才都考不取。(103)已乃易业——(因为屡试不中)只好罢休,改做其他行业。已,指未成。(104)这三句说:氢有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作一个大题八股文,来阐发圣贤经书里的深刻意义的机会。意思是当了一辈子童生,没有考取秀才,所以也没有资格去应乡试、做那大题文章。(105)政艺——指政治才能。(106)盲聋——意即闭聪塞明。(107)“白起之坑长平赵卒”是指公元前260年,秦国名将攻打赵国时,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活埋赵国士兵四十万事。见《史记白起列传》。这里借来极言科举以八股取士之坑人既广且烈。(108)怪诧(岔chà)——奇怪,惊讶。(109)丱(贯guàn)角——同“总角”,即束发成两角向上分开的样子。后因以指儿童。(110)钳——古代的一种刑罚,用铁圈束颈。网——比喻严密的法律条例。(111)这两句意思说:只能把各类经书束之高阁,不去研读,而一心钻八股,才渐渐熟悉那种截搭题的作法。(112)这三句意思说:假如又去涉猎群书,丢开它(指八股)而不去研习,好那末一动笔就会因生疏而重犯八股文法。(113)见摈(殡bìn)——被排除。这里指考不取。摈,同“屏”、“摒”。(114)这两句说:而且童生是全国人的启蒙老师。旧时的童生,往往是私塾老师,以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业。有些秀才也当蒙师。(115)前朝——泛指以前的朝代。(116)少——稍。(117)绸缪(谋móu)未雨——通常作“未雨绸缪”。趁着还没有下雨时,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作好防备。语出《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118)追亡——象追击败逃的敌人一样急迫。(119)多士——这里有赞美意,即“济济多士”之省称。(120)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载,康有为向光绪帝面陈中国之割地赔款,其主要原因在于八股时,光绪帝曾说过“西人皆为有用之学,吾中国皆为无用之学”的话。(121)这句意思说:废弃八股只要皇上下一道诏书,就可以立刻办到。诏——皇帝的文告。(122)国闻——国家的新闻。牚故——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等。名物——名号和物色,这里指博物知识。(123)通方——博通道术。(124)反掌——翻转手掌。比喻极其容易。(125)睿(瑞ruì)虑——对帝王的颂扬语。睿,明智。(126)勿下部议——不要发下来交到各部大臣好运去议论(以免顽固派大臣阻挠)。(127)乡会童试——乡试,会试、童试。见注(88)和注(89)。(128)会通切理——会通文字,切合事理。(129)风云月露——指试帖诗的内容,无非是风云月露等空虚无用的词藻。语出《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130)尚——崇尚,注重。(131)承平——太平。(132)敝精——耗费精力的意思。(133)颛颛——自谦词,同“专专”,犹言“区区”。

获取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清)康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19000305202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