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隗宏仪 2024年04月02日 08:03 阅读 (10) 军事小说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摘要

坚举异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义,继绝世;秦民大悦。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归政,帝不许。 初,冯鸯既以上党来降,又附于*,又自归于燕,既而复叛燕。 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评讨

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有:、司徒、将军、张平、秦王坚、邓羌、长安、攻之、州刺史、王猛、代之。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小说类型是军事小说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作者是:佚名。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部分内容免费阅读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主要内容讲的是:

坚举异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义,继绝世;秦民大悦。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归政,帝不许。

初,冯鸯既以上党来降,又附于*,又自归于燕,既而复叛燕。

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评讨之,不克。

秦王坚自将讨*,以邓羌为前锋督护,帅骑五千,军于汾上;平使养子蚝御之。

蚝多力趫捷,能曳牛却走;城无高下,皆可超越。

与羌相持旬馀,莫能相胜。

三月,坚至铜壁,平尽众出战,蚝单马大呼,出入秦陈者四、五。

坚募人生致之,鹰扬将军吕光刺蚝,中之,邓羌擒蚝以献,平众大溃。

平惧,请降。

坚拜平右将军,以蚝为虎贲中郎将。

蚝,本姓弓,上党人也,坚宠待甚厚,常置左右。

秦人称邓羌、张蚝皆万人敌。

光,婆楼之子也。

坚徙*部民三千馀户于长安。

甲戌,燕主俊遣领军将军慕舆根,将兵助司徒评攻冯鸯。

根欲急攻之,评曰:“鸯壁坚,不如缓之。”

根曰:“不然。

公至城下经月,未尝交锋。

贼谓国家力止于此,遂相固结,冀幸万一。

今根兵初至,形势方振,贼众恐惧,皆有离心,计虑未定,从而攻之,无不克者。”

遂急攻之。

鸯与其党果相猜忌,鸯奔野王依吕护,其党尽降。

夏,四月,秦王坚如雍,祠五畤;六月,如河东,祀后土。

秋,八月,豫州刺史谢弈卒。

弈,安之兄也。

司徒昱以建武将军桓云代之。

云,温之弟也。

访于仆射王彪之。

彪之曰:“云非不才,然温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复处西籓;兵权萃于一门,非深根固蒂之宜。

人才非可豫量,但当令不与殿下作异者耳。”

昱颔之曰:“君言是也。”

壬申,以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获取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22110323162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秦王坚自将讨张平,以邓羌为前锋督护,帅骑五千,军于汾上;平使养子蚝御之。蚝多力趫捷,能曳牛却走;城无高下,皆可超越。与羌相持旬馀,莫能相胜。三月,坚至铜壁,平尽众出战,蚝单马大呼,出入秦陈者四、五。坚募人生致之,鹰扬将军吕光刺蚝,中之,邓羌擒蚝以献,平众大溃。平惧,请降。坚拜平右将军,以蚝为虎贲中郎将。蚝,本姓弓,上党人也,坚宠待甚厚,常置左右。秦人称邓羌、张蚝皆万人敌。光,婆楼之子也。坚徙张平部民三千馀户于长安。

  •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小说txt下载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5.53KB,原著作者是佚名,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主要讲述的内容为:坚举异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义,继绝世;秦民大悦。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归政,帝不许。 初,冯鸯既以上党来降,又附于*,又自归于燕,既而复叛燕。 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评讨...

  •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群小以朕东巡,故相惑为乱耳。今朕既至,寻当自定,不足讨也。吾闻瞎儿一泪,信乎?”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六夷酋师及大臣执权者,若不从汝命,宜渐除之。我,晋臣也;臣无境外之交,二君何以来辱?”负、殊曰:“晋王与君邻籓,虽山河阻

  • 资治通鉴099正文卷第一百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坚举异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义,继绝世;秦民大悦。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归政,帝不许。 初,冯鸯既以上党来降,又附于*,又自归于燕,既而复叛燕。 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