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疏-元晓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赵无极2024年05月11日 08:01 阅读 (8) 科幻,都市,奇幻,教程小说结局

起信论疏-元晓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念念不生念念不灭者。是明第四近住之心。由先修习念住力故。明知内外一切诸法。本来无有能想可想。推其念念不生不灭。数数作意而不远离。不远离住。即是近住也。次言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者。是明第五调顺之心。诸外尘相念心散乱。依前修习安住近住。深知外尘有诸过患。即取彼相为过患想。由是想力折挫其心令不外散。故名调顺也。次言后以心除心者。是明第六寂静之心。诸分别想令心发动。依前调顺。弥觉其患。即取此相为过患想。由此想力转除动心。动心不起。即是寂静也。次言心若驰散。乃至念念不可得者。是明第七最极寂静之心。于中有二。初言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乃至唯心无外境界者。是明失念暂驰散外尘。而由念力能不忍受也。次言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者。是明失念还存内心。而由修力寻即反吐也。能于内外不受反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次言若从坐起去来。乃至淳熟其心得住者。是明第八专住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心。故言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也。无间无缺定心相续。故言久习淳熟其心得住。即是专住一趣相也。次言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者。是明第九等持之心。由前淳熟修习力故。得无加行无功用心。远离沉浮。任运而住。故名等持。等持之心住真如相。故言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者。略显真如三昧力用。由此进趣得入种性不退位故。上来所说名能入者。唯除以下。简不能者。修止方法竟在于前。复次以下第二明修止胜能。是明依前真如三昧。能生一行等诸三昧。所言一行三昧者。如文殊般若经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即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乃至广说。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故言真如是三昧根本也。修止胜能竟在于前。或有以下第三明起魔事。于中有二。略明。广释。略中亦二。先明魔娆。后示对治。初中言诸魔者。是天魔也。鬼者。堆惕鬼也。神者。精媚神也。如是鬼娆乱佛法。令堕邪道。故名外道。如是诸魔乃至鬼神等。皆能变作三种五尘。破人善心。一者作可畏事。文言坐中现形恐怖故。二者作可爱事。文言或现端政男女故。三非违非顺事。谓现平品五尘。动乱行人之心。文言等相故。当念以下。次明对治。若能思惟如前诸尘。唯是自心分别所作。自心之外。无别尘相。能作是念。境相即灭。是明通遣诸魔鬼神之法。别门而言。各有别法。谓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诸治魔。咒咀念诵之。堆惕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攒刺[病-丙+習][病-丙+習]。或复击攊人两掖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喧。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忆而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腊吉支。即见汝喜。汝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人。应诵菩萨戒本。若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出也。精媚神者。谓十二时狩。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可畏身等。非一众多。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其时来。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獐等。乃至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其狩精媚。说其名字呵啧即当谢灭。此等皆如禅经广说。上来略说魔事对治。或现以下第二广释。于中有三。一者广显魔事差别。以是义故以下。第二明其对治。应知外道以下。第三简别真伪。初中即明五双十事。一者现形说法为双。二者得通起辩为双。谓从或令人以下。乃至名利之事也。三者起惑作业为双。谓又令使人以下。乃至种种牵缠也。四者入定得禅为双。谓从亦能使以下。乃至使人爱著也。五者食差颜变为双。文处可见也。问。如见菩萨像等境界。或因宿世善根所发。云何简别。判其邪正。解云。实有是事。不可不慎。所以然者。若见诸魔所为之相。谓是善相。悦心取著。则因此邪僻。得病发狂。若得善根所发之境。谓是魔事。心疑舍离。即退失善利。终无进趣。而其邪正实难取别。故以三法验之可知。何事为三。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须三试。一则当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共处。共处不知。智慧观察。今藉此意以验邪正。谓如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了者。应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魔所为。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坏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原。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其光色若。是伪亦尔。此中定譬于磨。本犹于打。智慧观察类以火烧。以此三验。邪正可知也。问。若魔能令我心得定。定止邪正。如何简别。解云。此处微细。甚难可知。且依先贤之说。略示邪正之岐。依如前说九种心住门次第修习。至第九时。觉其支体运运而动。当动之时。即觉其身如云如影。若有若无。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微微遍身。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而说之。有十种相。一静定。二空虚。三光净。四喜悦。五倚乐。六善心生起。七知见明了。八无诸累缚。九其心调柔。十境界现前。如是十法。与动俱生。若具分别。则难可尽。此事既过。复有余三智慧观察。言当勤正念不取不著者。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今于此中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并依本修。更无别法。所以今说当依本修大乘止门正念而住。不取不著者。邪不干正。自然退没。当知若心取著。则弃正而成邪。若不取著。则因邪而显正。是知邪正之分。要在著与不著。不著之者。无障不离。故言远离是诸业障也。应知外道以下。第三简其真伪。于中有二。初举内外以别邪正。先邪。后正。文相可知。若诸以下。次对理事以简真伪。于中初显理定是真。行者要修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道。故言不习无有是处。然种性之位有其二门。一十三住门。初种性住。种性者。无始来有。非修所得。义出瑜伽及地持论。二六种性门。初习种性。次性种性者。位在三贤。因习所成。出本业经及仁王经。于中委悉。如一道义中广说也。今此中言如来种性者。说第二门习种性位也。以修世间以下。次显事定之伪。谓不净观安那槃念等。皆名世间诸三昧也。若人不依真如三昧。直修此等事三昧者。随所入境。不离取著。取著法者。必著于我。故属三界。与外道共也。如智度论云。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此之谓也。上来第三明魔事竟。复次以下。第四利益。后世利益。不可具陈。故今略示现在利益。总标。别显。文相可知。别明止门竟在于前。复次以下第二明观。于中有三。初明修观之意。次显修观之法。其第三者。总结劝修。第二之中。显四种观。一法相观。谓无触次第而发。言余触者。略有八种。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然此八触。未必具起。或有但发二三触者。发时亦无定次。然多初发动触。此是依粗显正定相。次辨邪相。邪相略出十双。一增减。二定乱。三空有。四明闇。五忧喜。六苦乐。七善恶。八愚智。九脱缚。十强柔。一增减者。如动触发时。或身动手起。脚亦随动。外人见其兀兀如睡。或如著鬼。身手足纷动。此为增相。若其动触发时。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坏灭。因此都失境界之相。坐时萧索。无法持身。此为减相。二定乱者。动触发时。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此是定过。若动触发时。心意余乱举。缘异境。此为乱过也。三空有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是为空过。若触发时。觉身贤实。犹如木石。是为有过也。四明闇者。触发之时。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是为明过。若触发时。身心闇昧。如入闇室。是为闇过也。五忧喜者。触发之时。其心热恼憔悴不悦。是为忧失。若触发时。心大踊悦。不能自安。是为喜失也。六苦乐者。触发之时。觉身支体处处痛恼。是为苦失。若触发时。知大快乐。贪著缠缚。是为乐失也。七善恶者。触发之时。念外散善。破坏三昧。是为善失。若触发时。无惭愧等诸恶心生。是恶失也。八愚智者。触发之时。心识迷惑。无所觉了。是为愚失。若触发时。知见明利。心生邪觉。是为智失也。九缚脱者。或有五盖。及诸烦恼。覆障心识。是为缚失。或谓证空得果。生增上慢。是为脱失也。十强柔者。触发之时。其身刚强。犹如瓦石。难可回转。是为强失。若触发时。心志软弱。易可败坏。犹如软渥。不堪为器。是为柔失也。此二十种邪定之法。随其所发。若不识别。心生爱著。因或失心狂乱。或哭或笑。或惊漫走。或时自欲投岩起火。或时得病。或因致死。又复随有如是发一邪法。若与九十五种外道鬼神法中一鬼神法相应。而不觉者。即念彼道。行于彼法。因此便入鬼神法门。鬼加其势。或发诸邪定。及诸辩才。知世吉凶。神通奇异。现希有事。感动众人。世人无知。但见异人。谓是贤圣。深心信伏。然其内心专行鬼法。当知是人远离圣道。身坏命终。堕三恶趣。如九十六外道经广说。行者若觉是等邪相。应以前法验而治之。然于其中亦有是非。何者。若其邪定一向魔作者。用法治之。魔去之后。则都无复毫厘禅法。若我得入正定之时魔入其中现诸邪相者。用法却之。魔邪既灭。则我定心明净。犹如云除日显。若此等相虽似魔作。而用法治犹不去者。当知因自罪障所发。则应勤修大乘忏悔。罪灭之后定当自显。此等障相甚微难别。欲求道者不可不知。且止傍论。还释本文。上来广辨魔事差别。以是已下。第二明治。言智慧观察者。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观察。即堕邪道。故言勿令堕于邪网。此是如前三种验中。正为无常。苦。流转。不净。文相可知。如是当念以下。第二明大悲观。作是思惟以下。第三明誓愿观。以起如是以下。第四明精进观。依此四门。略示修观也。唯除坐时以下。第三总结劝修。上来第一别明止观。若行以下第二合修。于中有三。一总标俱行。第二别明行相。三者总结。第二之中。显示二义。先明顺理俱行止观。后显对障俱行止观。初中言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者。依非有门以修止行也。而复即念业果不失者。依非无门以修观行也。此顺不动实际建立诸法。故能不舍止行而修观行。良由法虽非有而不堕无故也。次言虽念善恶业报而即念性不可得者。此顺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故能不废观行而入止门。由其法虽不无而不常有故也。若修以下。对障分别。若修止者。离二种过。一者正除凡夫住著之执。遣彼所著人法相故。二者兼治二乘怯弱之见。见有五阴怖畏苦故。若修观者。亦离二过。一者正除二乘狭劣之心。普观众生起大悲故。二者兼治凡夫懈怠之意。不观无常懈怠发趣故。以是义故以下。第三总结俱行。一则顺理无偏必须俱行。二即并对二障必应双遣。以是二义不相舍离。故言共相助成等也。止观二行既必相成。如鸟两翼。似车二轮。二轮不具。即无运载之能。一翼若阙。何有翔空之势。故言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也。修行信心分中有三。一者举人略标大意。二者就法广辨行相。此之二段竟在于前。复次众生以下第三示修行者不退方便。于中有二。先明初学者畏退堕。后示不退转之方便。此中有三。一者明佛有胜方便。二者别出修多罗说。若观以下。第三释经所说意趣。若观法身毕竟得生者。欲明十解以上菩萨。得少分见真如法身。是故能得毕竟往生。如上信成就发心中言以得少分见法身故。此约相似见也。又复初地已上菩萨。证见彼佛真如法身。以之故言毕竟得生。如楞伽经叹龙树菩萨云。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故。此中论意约上辈人明毕竟生。非谓未见法身不得往生也。住正定者。通论有三。一者见道以上方名正定。约无漏道为正定故。二者十解以上名为正定。住不退位为正定故。三者九品往生皆名正定。依胜缘力得不退故。于中委悉。如无量寿料简中说。劝修分中在文有六。一者总结前说。二者若有众生以下举益劝修。三者假使有人以下信受福胜。四者其有众生以下毁谤罪重。五者当知以下引证。六者是故以下结劝。第二文中即有二意。先正劝修究竟以下示其胜利。此中二句初示所得果胜。后明能修人胜。第三段中有二。先明一食之顷正思福胜。后显一日一夜修行功德无边。第四段中有四。先明毁谤罪重。是故以下第二试劝。以深以下第三释罪重意。一切如来以下第四转释断三宝种之意。余之文可见。一部之论有三分中。正辨论宗竟在于前。此后一颂。第三总结。于中上半。结前五分。下之二句。回向六道。

获取起信论疏-元晓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22110353695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起信论疏-元晓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念念不生念念不灭者。是明第四近住之心。由先修习念住力故。明知内外一切诸法。本来无有能想可想。推其念念不生不灭。数数作意而不远离。不远离住。即是近住也。次言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者。是明第五调顺之心。诸外尘相念心散乱。依前修习安住近住。深知外尘有

  • 起信论疏-元晓小说txt下载

    起信论疏-元晓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81.61KB,原著作者是佚名,起信论疏-元晓主要讲述的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