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赵无极 2024年04月03日 08:03 阅读 (5) 军事小说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摘要

癸丑,罢南蛮校尉官。 三月,辛酉朔,魏主如肆州;己巳,还平城。 魏法秀之乱,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馀人,皆以反,法当族。 尚书令王睿请诛首恶,宥其馀党。 乃诏:“应诛五族者,降为三族;三族者,门诛;门诛,止其身。” 所免千馀人。 夏,四月,己

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有:百三十、灵诞、尚书、魏主、虎子、僧朗、书令、公子、以为、平城、馀人。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小说类型是军事小说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作者是:佚名。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部分内容免费阅读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主要内容讲的是:

癸丑,罢南蛮校尉官。

三月,辛酉朔,魏主如肆州;己巳,还平城。

魏法秀之乱,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馀人,皆以反,法当族。

尚书令王睿请诛首恶,宥其馀党。

乃诏:“应诛五族者,降为三族;三族者,门诛;门诛,止其身。”

所免千馀人。

夏,四月,己亥,魏主如方山。

冯太后乐其山川,曰:“它日必葬我于是,不必祔山陵也。”

乃为太后作寿陵,又建永固石室于山上,欲以为庙。

桓标之等有众数万,寨险求援;庚子,诏李安民督诸将往迎之,又使兗州刺史周山图自淮入清,倍道应接。

淮北民桓磊磈破魏师于抱犊固。

李安民赴救迟留,标之等皆为魏所灭,馀众得南归者尚数千家;魏人亦掠三万馀口归平城。

魏任城康王云卒。

五月,壬戌,邓至王像舒遣使入贡于魏。

邓至者,羌之别种,国于宕昌之南。

六月,壬子,大赦。

甲辰,魏中山宣王王睿卒。

睿疾病,太皇太后、魏主累至其家视疾。

及卒,赠太宰,立庙于平城南。

文士为睿作哀诗及讠耒者百馀人,及葬,自称亲姻、义旧,缞绖哭送者千馀人。

魏主以睿子中散大夫袭代睿为尚书令,领吏部曹。

戊午,魏封皇叔简为齐郡王,猛为安丰王。

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上使后军参军车僧朗使于魏。

甲子,僧朗至平城,魏主问曰:“齐辅宋日浅,何故遽登大位?”

对曰:“虞、夏登庸,身陟元后,魏、晋匡辅,贻厥子孙,时宜各异耳。”

辛酉,柔然别帅他稽帅众降魏。

杨文弘遣使请降,诏复以为北秦州刺史。

先是,杨广香卒,其众半奔文弘,半奔梁州。

文弘遣杨后起据白水。

上虽授以官爵,而阴敕晋寿太守杨公则使伺便图之。

宋升明中,遣使者殷灵诞、苟昭先如魏,闻上受禅,灵诞谓魏典客曰:“宋、魏通好,忧患是同。

获取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22110356886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石苞不早劝晋文,死文恸哭,方之冯异,非知机也。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司空今日何在?”贲曰:“奉玺绶在齐大司马门。交州险远,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大化创始,宜怀以恩德。且彼土所出,唯有珠宝,实非圣朝所须之急。讨

  •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癸丑,罢南蛮校尉官。 三月,辛酉朔,魏主如肆州;己巳,还平城。 魏法秀之乱,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馀人,皆以反,法当族。 尚书令王睿请诛首恶,宥其馀党。 乃诏:“应诛五族者,降为三族;三族者,门诛;门诛,止其身。” 所免千馀人。 夏,四月,己

  •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小说txt下载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4.84KB,原著作者是佚名,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主要讲述的内容为:癸丑,罢南蛮校尉官。 三月,辛酉朔,魏主如肆州;己巳,还平城。 魏法秀之乱,事连兰台御史张求等百馀人,皆以反,法当族。 尚书令王睿请诛首恶,宥其馀党。 乃诏:“应诛五族者,降为三族;三族者,门诛;门诛,止其身。” 所免千馀人。 夏,四月,己...

  • 资治通鉴134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宋升明中,遣使者殷灵诞、苟昭先如魏,闻上受禅,灵诞谓魏典客曰:“宋、魏通好,忧患是同。宋今灭亡,魏不相救,何用和亲!”及刘昶入寇,灵诞请为昶司马,不许。九月,庚午,魏阅武于南郊,因宴群臣,置车僧朗于灵诞下,僧朗不肯就席,曰:“灵诞昔为宋使,今为齐民。乞魏主以礼见处。”灵诞遂与相忿詈。刘昶赂宋降人解奉君于会刺杀僧朗,魏人收奉君,诛之;厚送僧朗之丧,放灵诞等南归。及世祖即位,昭先具以灵诞之语启闻,灵诞坐下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