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记忆-盛世唐朝全集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这年年底,他对以前同行陵墓的破落状态看不下去了,发布命令,向被后人公认的考评优秀的同行们表示敬意,给每个陵墓安排了打扫卫生和提供祭祀的人,由陵墓附近的十家老百姓承担。
但是,在隋王朝无比强大的外壳之下,我们前面分析的*中存在的隐患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对于自己及所领导的*们作出的决定,杨广容不得任何人说三道四,杨广曾对另一个秘书虞世南(机要秘书虞世基的弟弟,文学家、书法家)说过“我生性不喜欢听人劝告。如果已经当了官的人来劝我,还想以敢劝我求名,我一定不能饶恕他。如果是平民百姓,我还可以饶恕他,但决不让他有出头的日子。你记住吧!”(帝从容谓秘书郎虞世南曰:“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者,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这段话见于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我不曾在别的地方找到相关记载,不敢对记载的真伪妄加以评论。
这里提到的虞世南,也是一个文学家,有一首名字叫做“蝉”的五言唐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作者就是这个虞世南,其中“居高声自远,非也籍秋风”两句,表达出作者总结的一个道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界的力量,自能声名远扬。此诗成为唐诗中咏蝉的名句。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虞世南在隋灭亡之后,到了唐朝做官,成为李世民一个重要的谏臣,史书上有记载的对李世民大的劝说至少就有两处,这是后话,而在给杨广当秘书的时期,确实找不到他曾经对杨广进行劝说的只言片语。
我不敢断定司马光记录杨广对虞世南话语的真伪,但史书上的另一个记录确是事实。大业三年,就在我们搞特工出身的裴蕴大搞歌舞升平的时候,有人看不下去了,想出来劝劝杨广,首先出来的是高颎,高颎我就不用多作介绍了,他说“原来北周的那个天元皇帝就是因为喜欢音乐,把国家都搞亡掉了,杨广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能再做这些事呢?”,高颎一发言,礼部尚书宇文弼跑出来帮腔“天元皇帝算什么呢,比起现在来,他算好的了”。
杨广按“边境及少数###”专家裴矩的离间计,宴请###流亡*的老大启民可汗时,高颎一幅忧心重重“这小子太知道我们的山川险要,兵力虚实了,不能对他太好”,这次出来给高颎帮腔的是那个多嘴的贺若弼。宇文弼则是批评的另一个*宇文恺,此时他的本家正负责修建长城,宇文弼认为此时修长城大可不必,有点本末倒置。
获取遥远的记忆-盛世唐朝全集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