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常小蓉2022年03月10日 22:51 阅读 (9) 仙侠小说结局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倘若十个没受教育的人,被随便问道:怎样才能做到“孝顺”?或者其中有九个人要一起回答:“不让父母生气。”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周到地侍奉父母。或许,如孔夫子所说,孝顺的更为概括的说法就是“无违”,“不违命”,纵令他使用这个词,是“不太拘泥于字面的”。

孝心(3)

如果哪位读者希望看看这个理论付诸实践的情况,就应考虑让他们看看《二十四孝图》,这是一本世代流传的普及性小书。其中一个例子,说后汉时期有一个孩子,六岁时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用桔子招待他。这个早熟的少年,趁机施展普通中国人的技艺,偷了两个桔子,塞进袖子里。但是,当他告辞鞠躬的时候,桔子掉了出来,使这位少年陷于尴尬境地,然而他却很平静。跪在主人面前,说了一段值得纪念的话,使他的名字显赫了将近二千年:“我妈妈非常爱吃桔子,我是要给她的。”由于这少年的父亲是位高官,照西洋人的看法,这孩子似乎有其它机会得到他所渴求的桔子,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少年是一个尽孝的经典范例,因为在这样小年纪就想到了他的母亲,或许是这样快就想出了乞求原谅的理由。另一个少年,是晋朝人,他的父母没有蚊帐,他八岁时就忽然想起了一个成功的权宜之计,很早上床,整夜完全安静地躺着,甚至不摇扇子,为了让家里的蚊子饱餐他一个人,好让双亲睡觉安宁。另一个少年,是同一朝代的人,与继母生活在一起,继母不喜欢他,继母想吃鲤鱼,冬天又得不到,于是他不加思索地脱去衣服,躺在冰上,一对鲤鱼在冰下看到这个过程,深受感动,钻出一个冰洞,跳将出来,为了给易怒的继母做锅中菜肴!

按照中国人的教旨,在“对妻子、孩子的私情”中发现了一个不孝的例子。神敕一章中业已引述过,述及这种行为与*有同样的联系,出于同样的仁慈,告诫每个人不要采取这种行动。刚说过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个真心尽孝的典型例子,一位汉朝人,很穷,发觉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同时养活母亲和三岁的孩子,就对妻子说道:“我们穷得养不活妈妈,而且小孩还要分吃妈妈的饭。为什么不埋掉孩子呢?孩子埋了,我们可以另生,但是如果妈妈死了,就不能再有了。”他的妻子不敢反对,于是挖了一个两英尺多深的坑,发现了一个金瓶,瓶上刻着的题字表明金瓶的上天赐给孝子的报酬。倘使金瓶没有出现,孩子就被活埋了,按照孝经的教旨,做这种通常的理解是正确的。“对妻子、孩子的私情”,必定阻止不了为了延长祖母的生命而杀害孩子的做法。

获取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06180356188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小说txt下载

    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176.84KB,原著作者是佚名,主要讲述的内容为:在《马上支日记》里,在为内山完造的《活中国的姿态》所写的序言里,对于自命为“支那通”的日本人进行了嘲笑:“一个族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国画,...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阐述中国人为父母服丧的礼仪时已经提及,服丧期理论上定为三年整,但是实际上被仁慈地缩短为二十七个月。在《论语》第十七卷,我们读到孔夫子的一个门徒坚决反对把服丧期定为三年,坚持认为一年就足够了。对于这一点,孔夫子断然答:在整个三年服丧期里,君子是不能娱乐的,但是倘若这个门徒认为他在缩短的一年里能够娱乐的话,他可以这样做,不过孔夫子明确地把他看作是“非君子”。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在《马上支日记》里,在为内山完造的《活中国的姿态》所写的序言里,对于自命为“支那通”的日本人进行了嘲笑:“一个族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国画,再去寻寻奇怪的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倘若十个没受教育的人,被随便问道:怎样才能做到“孝顺”?或者其中有九个人要一起答:“不让父母生气。”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周到地侍奉父母。或许,如孔夫子所说,孝顺的更为概括的说法就是“无违”,“不违命”,纵令他使用这个词,是“不太拘泥于字面的”。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德行:中国人气质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要面子”也容易变成“不要脸”,两者有时很难分辨。使他担心的是:外国人注重实际,似乎“想专将‘面子’给我们”。涉及“面子”的话,还可以从鲁迅的文章里找出许多来。史密斯批评中国人因循保守。鲁迅说过:“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