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其次,‘诚意音乐’永远比‘技术音乐’有更广泛的市场,而校园歌曲正属于‘诚意音乐’。”
网络是校园音乐的直接载体和有力后盾。一位圈内人说,现在网络公司的负责人90%以上是当年校园民谣的歌迷,所以校园歌曲成为网络商最愿意投钱的对象。高晓松则把通过网络发掘音乐视为更*的途径:“网络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和丰富,更重要的是它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一部作品的优劣。以前出来一个新人或一部新作,像我这样的‘老中医’便会跳出来为他们把脉,通过望、闻、问、切来评点他们好或不好。但现在不同了,网络坚定地站出来,让我们这些‘老人’少废话,一句话:更加*了。”
在今天,各个唱片公司和网站重新树起校园音乐的旗帜之时,校园音乐其实已经改变——它早已不再是五六年前抱着木吉他在草坪上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那么单纯,校园音乐包含了各个音乐门类,形态相当复杂。所以,未来我们听到的校园音乐一定会更为丰富动听。
商业炒作过多浮躁之风蔓延——校园音乐变了味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校园音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战。大大小小的校园歌曲大赛多了起来,各式各样的征歌活动如火如荼,校园音乐演唱会此起彼伏。
一谈起校园音乐,歌迷心中总能立马联想起《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传唱至今的歌曲。那时的校园音乐多是大学生真实心情的流露,清新、浪漫而又多愁善感。那种情怀,纵使经历了许多年之后,仍让人产生某种怀旧情感的共鸣。
然而,如今校园的音乐已不再单纯。尽管打着校园音乐演唱会、校园歌曲大赛的旗号,但一片热闹的背后,掩饰不住的却是商业炒作的唯一目的。一句话,校园音乐搭台,商人作秀唱戏。打的是音乐的牌子,叫卖的却是其它和音乐无关的商品。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如何能动人?与此同时,歌坛浮躁之风也吹到了校园,本应是真挚单纯、未受世风污染的歌声,在大奖赛的商业号召下,也沾染上了故意为之的商标符号和矫揉造作的作风,使校园音乐本身具有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大大削弱。再加上高晓松等一批旧日校园音乐的领军人物灵感不再,或者干脆金盆洗手,而继任者也迟迟没有出现,大学校园被商业运作下的流行歌曲攻城掠寨,校园音乐踪影难觅也就不足为奇了。
获取校园民谣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