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不花笔不花4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因此他在讨论了主题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正如我们在上面说过,曹禺虽然把我们心目中的王昭君‘偶像’打破,我们却不能责难他改史。但问题不在他把昭君刻画成革命女性,而是写作此剧的动机和以后的人物构想,不是他自己的,那是周恩来的。”
或许刘绍铭是因为他的文章称赞曹禺太多,最后不能不“弹”他一下吧?但这一“弹”在读者来看,恐怕是不能成立的。既然问题不在作品本身,作品本身是有了正面的评价,那么写作的动机和人物的构想是谁出的主意,那又有什么关系?一个作家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正是他的长处吗?不过若把这段话,解释为曹禺之所以能够写成《王昭君》,主要是由于得到周总理的帮助,那是可以成立的。
谈到写作技巧,刘绍铭对曹禺的《王昭君》吏是“有赞有弹。”了。他说:
“在戏剧性经营方面,曹禺真是宝刀未老。他善于制造情节,卖弄关子。其得心应手处,一如40多年前的《雷雨》、《日出》和《原野》。对一般读者和观众而言,最能防止他们‘打瞌睡’的,莫如制造正派人物和反派人物冲突的气氛。传统的反派人物毛延寿既不在场,曹禺就用温敦(呼韩邪的妹夫)来代替。这个阴谋家陷害单于、嫁祸昭君的种种措施,自自然然成了观众关心的对像。文字方面,曹禺一直是个中翘楚——流利漂亮而时见诗意。”他尤其欣赏曹禺在剧中用的“西方式的独白”。例如下面那段独白:
王昭君(望着墙外的春天):母亲,你生我为何来?难道这青森森的宫墙要栽来陪伴?
难道这青松垂柳、望不断的栏杆要我去看管?
啊,这一天三遍钟,夜半又宫漏,一点一滴,像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娘娘啊,你错了未算,欠商量,急急慌慌把我送进这三丈八尺的宫墙。
不错,这段独白岂仅只是具有“诗意”,本身就是音韵和谐的诗。
刘绍铭在举了这个例子之后洗“是的,曹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作家,也是在国际上最具名气的中国大陆现代戏剧家。令人担心的是,曹禺老了,而如今二三十岁的在大陆的青年,即使想象力比曹禺丰富,也不会有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刘绍铭担心中国文艺界的接班人问题,这也的确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获取笔不花笔不花4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