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教育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高度评价筷子的作用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的妙用不仅仅在于延长了人的手,更重要地是锻炼了人的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达。筷子使手的动作变得更精细、更熟练,从而使人变得更聪明。
有杂志介绍说,日本将筷子视为“国粹”,并把他们的机灵胜过西方人归功于使用了筷子,更为有趣的是在日本居然出现了使用筷子的培训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又说广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本文开头两则事例,不正好证明了苏氏的结论吗?
顺应与正确诱导
南京市一个9岁的女孩,左手书法,大胆泼辣、苍劲有力,令人惊喜。
这个名叫小群的学生,其阿姨是小学书法老师。阿姨练字时,小群总喜欢偎依在旁边磨墨、润笔帮忙,而且时常要几张纸涂千笔。做父母的想,与其让孩子乱跑,不如让孩子练练字,说不准将来有一手好书法。于是买来纸墨笔砚教她写字,先从基本笔划开始,写得好就“戴高帽子”表扬几句,她写得更开心了。
有一天,家长偶然发现小群在用左手写字,就奇怪道;“你怎么用左手写字呢?”小群得意地回答:“右手写累了,换换手写有啥不好?人家打算盘、打乒乓球不也有的用左手嘛!”女儿的话有道理,家长想,让孩子按兴趣去发展吧,何必千篇一律限制她呢?
后来,小群将左右手交替写字的习惯带到学校。有的同学见了,好像发现新大陆,奇怪道:“咦,她竟用左手写起字来!”老师见了批评她的写字习惯不好。于是,小群把困惑带回家里,家长想:怎么办呢?老师的话不能不听;孩子的志趣又不能扼杀。于是采取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校就遵令用右手写,而在家随其意,左右手写都可以。
此后,小群左手妙笔生花的形象频频出现于报刊和屏幕上,还引起了左笔大师费老的称赞。
表面看,小群左笔之功,似乎是开通的家长无意培养出来的,其实质可以说是懂得教育心理的家长培养孩子结硕果的范例,是家长顺应孩子心理和个性特点启发和诱导的结果。
获取群体心理教育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