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在我看来,成功人士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外边八面风光,孩子一塌糊涂,那叫成功人士吗?谁愿意去做这样的成功人士?
我是全国优秀教师,我工作很投入,教学有成果。但我从心里并不认同某些“模范”的做法。他们全身投入,事业辉煌,做报告最后往往要来一句:怎么怎么让家庭和孩子做了牺牲。好像不弄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就成不了“模范人物”。我认为,这样的“模范人物”本身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一个人为了干事业连自己的孩子都不顾,本身就缺乏起码的爱心,即使干成什么事情,也带有一些功利色彩。
经过思考,和妻子商量后,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到北京去。做出这个决定是困难的。我那年36岁,是山东最好的学校——青岛二中的教导处主任。去北京,意味着要丢下多年的努力,丢下自己的前途,丢下青岛这座美丽城市的一切……
可是,为了孩子,我愿意从头再来。但我从来不拿这跟女儿说事,有一次,女儿说:“爸爸,我要是考不上北大,你怎么想?”
我说:“无所谓,你只要尽力就行了。”
寻找谈话时机
寻找谈话时机
我和女儿谈话,也不是固定约在哪一天。一般来说,我比较留心她的表情,哪一天她脸色不太好看,我就不打扰她了;哪一天她脸色比较阳光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谈话的好时机,就说些她感兴趣的话题,很自然的就谈起来了。
有一次,她数学没有考好,脸色不好看。当天,我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我去新疆出差,就带上了女儿那张数学卷子。空中飞行4个小时,我也琢磨了4个小时。我从她做错题的结果,从后往前推,找出她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从新疆回来后,我一看女儿脸色好一些了,就问:“今天,你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行吗?”
女儿说:“今天给你一个面子。不过,半个小时要完成任务。”
我就开始讲她数学问题出在哪里。她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我这个地方不会?”我说我在去新疆四个小时的飞行途中,一直都在研究你的数学卷子。女儿挺感动。
半个小时到了,我说我不讲了。她说不行,还要我继续讲。那我就继续讲,一下子就讲了两个小时。她说:“这个对我太重要了,我知道我下个主攻目标是什么了。”
获取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