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最新随笔集-中国小记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男者盘腿而坐,右腿弯度较大,左腿曲于右腿之内,弯度较小,女者面向男者,双腿张开,丰润的*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拥,胸脯紧紧相贴,赤身*作*状。在汉传佛教中,“性”绝对是一个被禁锢的话题。但是在藏传佛教中,“性”并不成为忌讳,它甚至成为“修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朝皇帝推崇藏密,据说年轻的皇帝或太子大婚之前,都会被领到*庙瞻仰欢喜佛,借此而领悟生命的“不二法门”。在印度阿占陀石窟中,我见到过石刻的欢喜佛。由此而分析汉传佛教为何排斥“性”的内容,大概是接受了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信条,从而让佛教从饮食男女的世俗中彻底分离出来。表面上看,这是宗教的原因,究其因,乃是补救社会的一种措施。中原地带人口稠密,如果听凭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必然给187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在这样一片土壤上产生的智者,不可能无视这种现实。“性”之所以被逐出宗教的殿堂,乃是因为“性”与生育,与人口的繁衍密不可分。藏传佛教供奉欢喜佛,除了印度佛教的传承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亦是*的人口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人烟稀少。一个民族的强盛首先是人口的强盛,基于此,欢喜佛才成为藏传佛教中重要的神。*不但不受禁忌,反而把它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加以提倡。到过*的人,无不从生命的本源上理解这一意义。而今,在*的旅游纪念品中,小型的铜制欢喜佛最为畅销,如果仅仅认为买者是出于猎奇,恐怕就过于武断了。
欢喜佛与媚态观音(2)
另一个富有特色的佛像,就是观音了。
188观音菩萨在*佛教的地位和影响,甚至超过了释迦牟尼。
如果说在寺庙中,释迦牟尼佛还处在至尊地位,在普通藏民家里,供奉的却以观音居多。布达拉宫中,珍藏的佛宝很多,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贝叶经,有释迦牟尼的两颗骨舍利,有镶嵌在五世*灵塔上的鸡蛋大的夜明珠,据说,这样的夜明珠全世界只有两颗。但是,*人普遍认为的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还是一尊自在观音。
这尊观音供奉在宫中第十二层的圣观音殿中。檀香木质的洛格夏然世自在观音,迎请于公元七世纪的僧伽罗国,即今天的尼泊尔,至今保藏完好,是布达拉宫的主要所依。所有前来布达拉宫的朝圣者,最后都必然要来到这尊观音像前匍匐祈福。圣观音殿并不大,瞻拜者来到十二层,还得上几步木梯才能到达殿中。
获取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最新随笔集-中国小记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