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明-岷峨山人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向也屡禁不悛,顷连坐守备等官(官则有顾惜)乃止。
宣府东、西、北、中四路皆邻边,而杀降惟北路为甚,以去镇城太远,故易为弊也。予尝折此狱,颇知其详。官军粉饰其事亦颇委曲。恐无左验也,则以降者马疋(俗作匹)、衣物为夺获(其添补弓刀等物皆素所蓄者。予谓凡他战阵所获夷器不当充赏,或锻毁,或收贮可也);恐疑未战也,则自残肌肤(近人有做伤之谚),以为被创;恐疑零级为杀降也,则积少成多(边人有零杀总报之谚),以为大捷。凡诸粉饰,不可尽言。於戏!朝廷厚养官军,正欲保障*。去则不能追夺,任贼驱逐,来则不能保全,操刃杀戮。想其呼号乞命,觳觫就死,言之尚且不忍,彼主谋与下手者果亦何心?盖不仁之甚者也。明有刑宪,幽有鬼神,亡身破家,覆宗绝祀,必不谬其殃也。
近虏知其然,常以墩军杀降恐*。*知其然,亦多不来降。来则遥浼墩军先举烟为号(宣府号令,举空烟一把则人人皆知降人,故不敢杀),乃敢入也。
每降者至,近人多易良马,且不循例律遣,或减口粮,或令徒步抵家,所司又不免差徭,皆非奉行德意也(以上四条俱公移)。
以宣府五路论之,惟西路膳房堡、新开口、新河口、洗马林四处可通大举,余则否。正统末虽由北路独石、马营,正德中虽由中路大、小白阳入寇,不为常也。以四时论之,惟秋可虞大举,余则否。以春则马失膘,夏则谷未熟,冬则野无草。亦有非时而入寇者,不为常也。然虏情叵测,边防贵周,亦不可不加之意也。
汉番相持,器有有无,技有长短,人有众寡,力有强弱,形有劳逸,心有离合,而胜负自分矣。如火炮(须安置如法)、神枪(药满而实,马子与箭相附,不间毫发,发则及远,否则马子即摧箭。前乎不*则止。又两端皆置铳,则省装药。又先系纸炮于铳上,放以诳贼,俟其悉众来攻,乃发)、挨牌(选边军执以卫身,持短刀砍马足)、长枪(边人不善用,选盐徒、矿徒持以刺马,则捷而有力),皆汉之所有,番之所无。以有乘无则胜。如弓矢则汉番俱有,而射疏及远,汉技则长(选河北人杂用,边箭尤难视,且不能还射),患在用非其人尔(与无者、短者同)。
获取译语-明-岷峨山人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