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祖荣恩2024年10月03日 08:04 阅读 (2) 言情小说名言语录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中的名言名句及经典语录如下:

1、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他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弛的。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他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

4、道之动常在于迫,而能以不争胜。其施之于用兵之际,宜若有所不行者也。而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则虽兵犹迫而后动,而胜之以不争也,而况其他乎。何则?主逆而客顺,主劳而客逸,进骄而退卑,进躁而退静。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卑待骄,进骄而退卑,进躁而退静。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卑待骄,以静待躁,皆非所敌也。所以尔者,道之为常出于无为,故其动常出于迫,而其胜常以不争,虽兵亦由是故也。诚知为常出于无为,则吾之常无行,其攘常无臂,其仍常无敌,其执常无兵,安往而不胜哉?苟为不能出于无为,知主而不知客,知进而不知退,是之谓轻敌,轻敌则吾之所谓三宝保而论之者,和于丧矣。故曰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夫唯以不争为胜者,则未有能胜之者也。故曰: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获取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22170302385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这里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他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弛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

  •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小说txt下载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5.08KB,原著作者是佚名,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主要讲述的内容为: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与老子不同,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

  •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与老子不同,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 道德经译文61-70章译文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这一章是“道”的自述,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的原则有三条即三宝),这就是:“慈”,即爱心加上同情感;“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不争”的思想。有“道”的人运用这三条原则,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便会自取灭亡。本章实际是对《德经》三十八章以来的一个小结。

  • 老子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 《老子》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

  • 老子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老子》第一章第一章 《老子》第二章第二章 《老子》第三章第三章 《老子》第四章第四章 《老子》第五章第五章 《老子》第六章第六章 《老子》第七章第七章 《老子》第八章第八章 《老子》第九章第九章 《老子》第十章第十章 《老子》第十一章第十

  • 老子小说txt下载

    老子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5.16KB,原著作者是佚名,老子主要讲述的内容为: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老子》第二章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

  • 老子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老子》第二章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