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之路(克里希那穆提)book68-01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行動方法即思想方法。所以,思想和行動真正的關係到底如何?事情是這樣的——行動依據概念,依據觀察。我有一個概念或觀念,認為應該做什麼事;認為事情怎麼做才接近這個概念、觀念、*。所以,行動和概念、*、“應該”之間是有區別的。有了區別,就有衝突。我問我自己說,“思想對行動的關係如何?”如果行動和觀念有別,那麼行動就不完整。那麼,是不是有一種行動是思想看見了事物而行動瞬間隨之,所以就沒有另外有觀念、意識形態成為行動的依據?是不是有一種行動是“看見”即是行動——想就是行動?我看見思想滋長恐懼和快樂;我看見快樂在痛苦就在,所以就會抗拒痛苦。這些我看得很清楚。看見這一點是當下的行動。看見這一點顯然涉及思想、邏輯、思考。然而,看見這一點卻是瞬息,行動就是瞬息——所以也就得以免除恐懼。
我們講這些,我們彼此之間是否有溝通?這很難,慢慢來。請不要輕易地說“有”。因為,如果你說“有”,那麼,等一下你走出講堂,你必定免除了恐懼。但是,你說的“有”,其實只是表示你的瞭解是口頭上、理智上的——根本不算什麼。你我今天上午在這裏討論恐懼的問題,那麼,你一離開這裏,就應該完全免除恐懼才對。所謂“完全免除恐懼”,意思是說,你已經成為自由的人,換了一個人,完全轉變——不是明天轉變,而是現在轉變。你清楚地看見思想滋長恐懼與快樂。你看見我們所有一切的價值觀——道德、倫理、社會、宗教、精神——全部都是依恐懼與快樂而定。你如果認知了這個真相——看見這個真相,你一定非常清楚,很邏輯、很健康地觀察了思想的每一個動作——那麼這個認知便是完整的行動,所以,等一下你走的時候,你必然完全沒有恐懼——如若不然,你就會說:“明天,我要如何才能夠免於恐懼?”
思想必須在行動中才能運作。你要回家,你就會想,是坐公車呢?還是火車?上班,你就會想,工作要有效率、客觀、對事不對人、不論情面。這種思想很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是要推戴你的經驗,是要借著記憶將經驗帶向未來,那麼,這個行動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就有抗拒。
講到這裏,我們可以談下一個問題了。這麼說吧,“思想的起源是什麼?想的人是什麼人?”我們知道思想是由知識、經驗作為一種記憶的累積而產生的反應。思想對於任何*即是以此為背景而生反應。如果有人問你住在哪里,你立刻就會有反應。記憶、經驗、知識即是一種背景,思想由這個背景而生。所以,思想從來就不是新的,思想永遠都是舊的。由於思想系於過去,並因此而看不見任何新事物,所以思想永遠不得自由。我只要明白這一點,很清楚地明白這一點,我的心就安靜了。生活是一種運動,在關係中不斷地運動;而思想總是將這運動掌握為“過去”——譬如記憶——所以永遠喜歡生活。
获取心靈自由之路(克里希那穆提)book68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