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皮雁荷 2022年09月06日 01:06 阅读 (7) 校园小说主要内容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摘要

首先,研究一个区域,研究者要答的较之于区域远为广阔的地域的问题,我们姑且以地理空间来说明之:若把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区域,比如岭南当作研究对象的话,研究者自然就会把它置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来分析,这个空间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环中国海的地域圈,同样,如果我们把环中国海的整个地域当作一个区域来研究的话,研究者当然就会把它置于亚太地区甚至全球化的范围来思考。

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主要讲的人物和事物有:、研究、区域、地方、一个、清代、历史、史研究、不同、问题、我们。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小说类型是校园小说主要内容。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作者是谁?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作者是:佚名。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部分内容免费阅读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主要内容讲的是:

编者

《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是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写就的区域史研究小书。

当前,区域史研究面临的最大批评是“鸡零狗碎”。

自读研究生以来,我所做的几乎都是区域史研究,因此,对“鸡零狗碎”问题比较*。

2001年11月,一个灰蒙蒙的早晨,我从广州出发,前往广东北部山区的乐昌、连州和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桂阳等地,做我博士论文的实地调查时,“鸡零狗碎”的问题整天萦绕在我的脑际,给我远未“成熟”的学术头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常常令我烦闷。

从学理上说,区域史研究与地方史研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学术领域。

不过,在咱们这里,特别是在人文学科,早就有如朱维铮等前辈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的,好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喜欢用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

因此,区域史研究与地方史研究在我们这里,经常是分不清的两个概念,一些地方史研究的著述也把自己称为区域史研究。

地方史研究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它基本上有一个明确的地理空间,一般而言,在它背后起规定作用的常常是行政区划的历史与现状,当然,有时候一个“地方”,也是河流、山脉等地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然而,区域史研究则不限于地理和行政区划。

首先,研究一个区域,研究者要答的较之于区域远为广阔的地域的问题,我们姑且以地理空间来说明之:若把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区域,比如岭南当作研究对象的话,研究者自然就会把它置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来分析,这个空间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环中国海的地域圈,同样,如果我们把环中国海的整个地域当作一个区域来研究的话,研究者当然就会把它置于亚太地区甚至全球化的范围来思考。

其次,区域研究一般还要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重要命题,或者借用黄宗智的话来说,就是某些已经成为本学科“规范认识”的命题对话。

地方史与此不同,地方史关心的是厘清一个地方的历史过程之细节。

当然,许多自称为地方史的研究,所关怀的常常不仅到此为止,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研究转换成了区域史研究。

获取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10110334330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首先,研究一个区域,研究者要答的较之于区域远为广阔的地域的问题,我们姑且以地理空间来说明之:若把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区域,比如岭南当作研究对象的话,研究者自然就会把它置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来分析,这个空间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环中国海的地域圈,同样,如果我们把环中国海的整个地域当作一个区域来研究的话,研究者当然就会把它置于亚太地区甚至全球化的范围来思考。

  •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古代人熟知“国家”,但对“共同体”谈得不多,也搞不清二者的区别与关系。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许多家庭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成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2b27)。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把国家简要

  •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小说txt下载

    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57.87KB,原著作者是佚名,主要讲述的内容为:首先,研究一个区域,研究者要答的较之于区域远为广阔的地域的问题,我们姑且以地理空间来说明之:若把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区域,比如岭南当作研究对象的话,研究者自然就会把它置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来分析,这个空间可以是中国,也可以是环中国海的地域圈,同样...

  •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在此不妨大段抄录作者的呼吁:“历经对传统中国‘私有制与所有权’的长时期清算,人们对私有财产制度的反感及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漠视积重难返。当今,人们对财产权利的保护仍很难跨越对私有制的认识障碍。对公有制与私有制不同偏好的思维定势,仍阻碍着法学界对历史真实的认识及寻找契合国情的法治建设之路。1982年中国宪法首次规定‘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经过漫长的历程,‘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于2004年3月才出现在新修订的宪法中。而这,也还仅仅代表法律观念的初步转变!”(第101102页)

  • 博览群书2003-2年第3期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