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赵无极2023年09月07日 08:07 阅读 (14) 奇幻小说结局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中最后主角的结局和内容如下:

孙星衍《清故封修职郎两浙盐课大使陶君墓志铭》:“君名正祥,字庭学,号瑞安,少贫,以卖书为业,闻见日广,能知何书为宋元佳本,有谁氏刊本,板贮何所,谁氏本善且备,谁氏本删除本文若注,或舛误不可从。都中巨公宿学,欲购异书者,皆诣君,车辙满户外。会开《四库全书》馆,安徽提学朱君筠言于当道,属以搜访秘书,能称事。子珠琳,由内廷三馆供事叙用,得两浙清声盐课大使,貤赠君如其官。君在官署逾年,教子引退曰:‘汝多疾而素餐,不如归卖书也!’君既家吴门,侨寓都下,贤士大夫往来辐辏,广求故家书籍秘本历数十年。尝慕陈思之为《宝刻丛编》也,语余云:‘恨不为一书,记所过目宋、元、明刊刻经传、诸子各本卷帙,文字异同优劣,补书目家未备,惜今晚矣!’与人贸易书,不沾沾计利,所得书若值百金者,自以十金得之,止售十余金,自得之若干金者,售亦取余。其存之久者,则多取余,曰:‘吾求赢余以糊口耳!人之欲利,谁不如我!我专利而物滞不行,犹为失利也。’当是时,都门售书画有王某,售旧瓷什器有顾某,意见悉如君,皆盛行于时。老子言欲取必与,左丘明言以欲从人,其道然也。君以嘉庆二年八月二月卒于都门,春秋六十有六。子珠琳,以予侨居金陵,寄《至元金陵志》为润笔,作君墓碣。予念世之称事者少,虽书贾,无复如君之知书也。为文,且铭曰:不知书,何足数。斗筲人,媿书贾。教子归来似其祖。不求甚解能嗜古。我铭其墓不为諛,兼金可却书可取。”

钱仪吉《跋董用晦楹帖》:“董君,元镜名,用晦字,农阳老人其自号,汉军人。乾隆末,为户部员外郎,年几七十矣。貌黑瘠,目近视,而笃嗜书,终岁寻诵,累置数百册几榻间,卷悉暗敝。同时方茶山、孙渊如两先生与用晦游。有市书者陶、市印吴、市砚詹,虽贾,皆长者,皆七八十岁,渊翁为之作《三老传》者也。用晦往往在此三人舍中,谈笑阅视,日暮忘返。”

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五柳居陶氏在路北,近来始开,而旧书甚多。与文粹堂皆每年购书于苏州,载船而来。五柳五璜川吴氏藏书,即吴企晋舍人家物也。”昌炽案:珠琳字蕴辉,黄荛翁称其熟读《读书敏求记》。为荛翁购宋本《王右丞集》,即所谓“山中一半雨本”,元刻《许丁卯集》,即所谓“较宋板多诗几大半本。”荛翁得书,多与商榷。

获取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17210350908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吴省钦《白华诗稿》:“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第一卷残叶,三台郑尹出自琴泉寺圮塔下,同鱼门、璞函作。‘墨华香簇莲花青,伪朝平章工写经。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刹零。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晶荧。’”又云:“想当蚤朝暮归第,白藤担子平头拎。霞光百番出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屏。伏梁暗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小说txt下载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535.13KB,原著作者是佚名,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主要讲述的内容为:蒲津毋氏家钱造,海内通行价倍增。 《宋史》:“毋守素性好藏书。 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 守素赍至*,行于世。” 《焦氏笔乘》:“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而已。 蜀毋昭裔请刻板印《九经...

  •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钱仪吉《跋董用晦楹帖》:“董君,元镜名,用晦字,农阳老人其自号,汉军人。乾隆末,为户部员外郎,年几七十矣。貌黑瘠,目近视,而笃嗜书,终岁寻诵,累置数百册几榻间,卷悉暗敝。同时方茶山、孙渊如两先生与用晦游。有市书者陶、市印吴、市砚詹,虽贾,皆长者,皆七八十岁,渊翁为之作《三老传》者也。用晦往往在此三人舍中,谈笑阅视,日暮忘返。”

  •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毋守素性好藏书。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而已。蜀毋昭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自是始用木板摹刻《六经》。景德中,又摹印司马、班、范诸史

  •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蒲津毋氏家钱造,海内通行价倍增。 《宋史》:“毋守素性好藏书。 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 守素赍至*,行于世。” 《焦氏笔乘》:“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而已。 蜀毋昭裔请刻板印《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