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伍访丝2023年12月15日 08:03 阅读 (13) 言情小说名言语录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中的名言名句及经典语录如下:

1、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2、由烦恼障障大涅pán@①,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悟大觉。

3、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

4、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5、依障建立种性别者,意显无漏种子有无。谓若全无无漏种者,彼二障种永不可害,即立彼为非涅pán@①法;若唯有二乘无漏种者,彼所知障种永不可害,一分立为声闻种性,一分立为独觉种性;若亦有佛无漏种者,彼二障种俱可永害,即立彼为如来种性。故由无漏种子有无,障有可断可不断义,然无漏种微隐难知,故约彼障显性差别。

6、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代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7、偈曰:四智境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释曰:四智境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动故。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

8、于阿赖耶识中总为一团一积一聚,为一聚已,由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而得转依,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

9、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重色像。

获取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的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页

原文链接:https://www.maizis.com/c-xx01/p-220318230306995

以上内容来自麦子文档原创整理,如有问题,请发送邮件致客服进行反馈!

相关文章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的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由烦恼障障大涅pán@①,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悟大觉。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的目录章节详细介绍

    转识成智属于修习位。此位的所证是涅pán@①与菩提无上觉),被称作“二转依果”,其内容即究竟位的相状,是唯识学的终极追求。“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注:《大正藏》第31卷,第57页上。)菩提觉悟的内容就是四智,“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注:《大正藏》第31卷,第56页上。)断烦恼障证得涅pán@①,断所知障证得四智,前者着眼生命境界,后者倚重认知智慧。涅pán@①是菩提之境,菩提显涅pán@①之慧,两者体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小说txt下载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下载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件大小约:22.36KB,原著作者是魏德东,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主要讲述的内容为:论中说:“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代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论中说:“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代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的结局是什么?(主角最后怎么了)

    《成唯识论》的观点与《大乘庄严经论》完全相同,认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pán@①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注:《大正藏》第31卷,第56页上。)